工程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从数量上看,我国已经是世界拥有工程师最多的国家,仅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间就培养了6000万名工程师;然而,高层次人才的缺口依然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卓越工程师”被置于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位置,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重器”。
今年1月,“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对81名“国家卓越工程师”和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进行表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紧接着,全国两会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工程师”的问题,再次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从企业车间到科研实验室,从施工现场到勘探一线,处处活跃着工程师的奋斗身影、展现着他们的创新创造;“大国重器”用智慧和汗水,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有可为的“硬实力”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也越来越快,科研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在高精尖科研领域里披荆斩棘、奋勇拼搏的科研人员及团队,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打造顶级的工程师队伍,是关系到中国未来科技走向和国家竞争力的大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1万亿增加到2022年的3.09万亿,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提升至2022年的2.55%,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加到2022年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是对科研人员及团队取得成就及突破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最直接的激励鼓舞。而此次表彰也将继续夯实科研经费、研发生态、人才培育、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基础,切实增强“大国重器”破解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决心与毅力。
《小康》杂志记者对81名“国家卓越工程师”和50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进行梳理发现,其获奖人或团队需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基础牢固,出类拔萃。在千万工程师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硬实力”。二是技术创新,不仅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为全社会发展进步带来重要影响。三是协作能力优秀,团队意识强,可以统筹多个领域,带领多方力量实现最终目标。四是品格高尚,作风扎实,能以助力民族复兴为己任。
不难发现,此次表彰还体现了国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需求,以及对工程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表彰对象有高校、科研院所、科创平台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创新生产阵地,如清华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呼和浩特市现代信息技术学校等;还涵盖了互联网公司、制造业民企等经营主体,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而从获奖领域来看,不仅有基础理论学科,如安全生产科学、地质调查、水利水电科学、海关技术、治沙研究、文物保护、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救捞工程、眼科诊疗等,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关领域,如5G标准与产业创新、探月与航天工程、耐火材料研究、微小卫星创新研究、化合物芯片技术、煤矿瓦斯防治与智能绿色开采、智能微系统、天河超级计算、超导材料制备、先进核电系统堆芯支撑及堆内装置高端制造研究、高端聚氨酯原料ADI全产业链技术等。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卓越工程师除了在传统项目上表现优秀,在新兴项目上更是看重发力。传统的水电领域贡献了包括王仁坤、汪小刚、张春生、贺建华、覃大清、景来红等多个细分方向的专家;新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则囊括了在电池、电机、电池原材料上作出贡献的专家,如比亚迪的廉玉波、宁德时代的吴凯、哈尔滨理工的蔡蔚、紫金矿业的蒋开喜等。“上天入海”更是实力强劲。海洋事业上,有来自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深海钻机、海上风电、救捞工程、新型水下装备等方面的专家入选;航空事业上,有来自空中交通监控、航发热障涂层、航空物探、军用航发制造、歼-20团队等方面的专家入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前进,全球创新版图加快重构,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从西半球的发达国家向东方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历史已经赋予中国更好的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战略哲学教研室副主任郝栋表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面向重大科技创新的前沿,还是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面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技术突破,国家工程师奖的设立,都体现了以高质量发展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打造这样一支新时代的国家工程师队伍,能够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来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让“卓越”可持续
工程师的角色为何重要?有人说,科学家主要负责解决“卡脑子”问题,工程师则主要负责解决“卡脖子”问题。首次开展“国家工程师奖”表彰,是一个显著且有力的信号,是国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大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这就意味着,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让高等工程教育履行使命,是当下的一大重点“征程”。
“国家工程师奖”的表彰名单中,双一流大学占据了绝大多数。清华大学以13人入选的成绩拔得头筹;天津大学紧随其后,为9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并列第三,均为8人。名单中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院校外,也不乏一些表现惊艳的、知名度略逊一筹的院校,如南京理工大学有7人入选,河海大学有5人入选等。另外,内蒙古农业大学、宝鸡文理学院等非双一流大学也赫然在列。
2010年6月,天津大学召开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正式拉开了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大幕。此后14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持续实施,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据悉,为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中组部、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实施了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支持30所高校增设了41个工程硕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单列了近1.7万名硕博士计划和推免指标。国家还支持24所高校和8家中央企业建设了32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搭建校企协同的新型培养平台。
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赵巍胜分析称,卓越工程师需要非常强的数理基础,具备非常优秀的实践能力,要求创新性,要求学科交叉融合,是能够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的核心人才。浙江大学校长杜江峰表示,工程师要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要保障安全、可靠,长期运行。“学术学位的攀登,100次攀登成功一次,你就成功了。但是产品不一样,一个产品如果你登了100次,有一次掉下去了,这个产品就是不成功的。”
因此,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机制应“理论结合实际”,实行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学生采用工学交替的学习方式。不久前《学位法》的颁布,也把实践成果与学位论文并列,为工程硕博士以实践成果申请学位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真正要到企业里面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是说等你都学完了才去做,而是边学边用。因为这些企业的科研项目越来越体现交叉性,在这里学习的时候,经常要跨学科学习。”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负责人原续波指出。
新的培养导向下,校企导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工科教师理科化、纯学术化、脱离工程实践、“唯论文”倾向正在扭转。教育部委托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每年举办2~3届导师研修班,推动高校扭转工科教师理科化、脱离工程实践的倾向,引导企业选拔一批有水平、有能力、懂培养的专家,推动校企导师紧密对接、共同指导。目前,32家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已按新标准遴选聘任导师1.7万名,其中企业导师8100多名、一线总师1300多名。
当下,更多高校正在这条新路上奋勇前行。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面向智慧能源、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与南方电网、中国电科等企业实施联合培养;聚焦区域智能联网汽车产业,从重庆长安、赛力斯等企业挖掘实际问题和工程需求,支持所有学生进驻实验室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实践。郑州大学聚焦国家战略和河南省关键产业发展急需,布局了集成电路、超硬材料、智能感知等特色行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培养战略紧缺和新兴产业领域卓越工程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STEP by STEP”培养体系以课程和项目为人才培养基本单元,打破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开展“新生探索—进阶探究—高阶挑战”项目的同时,选修课程,自主建构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未来,必将有更多的卓越工程师贡献智慧和力量,助力“中国巨轮”在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