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山水,滋养万物,那抹衍生于自然、融于山水的醉人茶香,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智慧与情怀,越过千年时光,依旧沁人心脾。中国制茶大师、乌龙茶非遗传承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感官审评六级、茶叶审评培训师、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国家一级茶叶加工师、拼配高级技师、泉州市第六层次高级人才、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校外指导教师、福建省安溪科技特派员、福州市晋安区政协委员、福州市晋安区侨联常委、秘书长、福州五里亭茶业商会副会长、第四届福州安溪茶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福州市五里亭茶叶市场联合(茶港市场链)党支部书记、正清心名茶主理人陈清标,身为制茶世家的传承人,躬耕入行二十八年,致力于以茶为媒,让茶叶能够在新时代迸发出力量,成为连接古今之间的桥梁,历经岁月沉淀,依然馥郁芬芳。
谋发展传承茶之经典
春风几度入茶山,又染甘露香万里。茶叶,是自然的馈赠、时光的积淀、文化的瑰宝,成长于制茶世家、身为第四代传承人的陈清标,十分清楚传承弘扬制茶技艺的重要性,但彼时的他,却只想逃离。茶叶的苦,不只是口感上的短暂交锋,更是茶人们无法言说的艰辛和极致的用心。当茶汤滑过舌尖,丝丝入喉,草木的灵气与茶农的匠心撞个满怀,共同催化出这人间至味。
年少的陈清标,眼里有传统瑰宝,但更多的还是对于茶世界之外无限可能的期待。1995年大学毕业后,他开始了全新的生活。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无限可能,工作之余,喜欢到处走走停停的陈清标,忽然有了一个全新的想法。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安溪铁观音,品质和口感都是上乘之选,但一直无法走向更远阔的天地,身为制茶世家的一员,他有责任去传承、创新和拓展。想到此处,陈清标的心里多了一份坚定,茶农的辛勤劳作,安溪铁观音的醇厚都应该被更多人青睐、品鉴。1996年,陈清标开始推销安溪铁观音,并积极顺应潮流趋势,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以批发为主,面向终端用户,后来他又不断调整发展策略,为大型连锁店供应茶叶。
以品质谋发展,在不断扩大产业链的同时,陈清标清晰地意识到,单一的收购并不能完全确保产品的品质,由此选择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他多次强调,茶叶作为商品,要依靠品质发展,不能你觉得好就是好,要更加客观公正地去看待,只有能够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所以,只有真正从源头严格把控,才是真的对客户、市场和消费者负责。基于此,他创建了感德正清心茶厂、福建安溪裕清心茶叶专业合作社、福州裕清心商贸有限公司。匠心聚,百业兴。躬身入局二十余载,如今的正清心名茶,以兰花香、观音韵的铁观音茶为核心产品,加之武夷岩茶、福鼎白茶、普洱茶等名品茶叶,已经遍布福州、宁波、郑州、重庆等多个市场。同时,公司还与全国各地的茶叶基地积极合作,把茶叶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
草木一秋,茶香萦绕。二十余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安溪铁观音一如既往地四海飘香,而这全部仰赖于一代代传承人不遗余力地追求与奉献。在这二十余年间,陈清标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为了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他耗时6年研读茶学,此后又积极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第四届茶叶师资评审班,不断探索创新、提升审评茶叶及深入研究生产和加工过程,不断丰富自我,并站在了中国制茶行业的顶端,获得了诸多头衔和荣誉。如,他曾于2020年荣获福州市评茶员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面对荣誉的加持、行业的认可,他直言自己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在茶领域有如此之高的成就,但路虽远,行则将至,时间必不会辜负每一个奋进者和争先者。这份褒奖于他而言,是责任,更是使命,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必须肩负责任,讲好茶故事,致力于让中国茶走向世界。当然,向来务实求真的陈清标,眼下的重点还是在于做好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4款茶,旨在带领福建茗茶在传承经典文化的同时,走出一条别样的创新路和致富路。
展新姿驱动创新引擎
当茶文化邂逅现代生活方式,势必会激发一场融合创新的非凡之旅。陈清标对于创新的理解非常独到,他说:“真正的创新不是拒绝传统,而是找到新的方法来继承传统。”正清心茶人对铁观音烘焙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探索,进一步积极带动安溪铁观音茶叶的产业发展,并与时俱进,持续引入高新技术和设备,提高公司的生产效能。
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以及国潮风的盛行,以茶为主流元素的新派茶饮以及养生茶饮,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追捧。对于此现象,陈清标表示,茶叶原本就是兼具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产物,以新的姿态融入全新的生活方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此同时,陈清标还提到了文化需要创新,但不能脱离原来的轨道,遗忘最基本的技艺。目前,以流传至今的闽北武夷岩茶、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为代表的制茶工艺,已经出现了手艺人断层的现象,现如今,能够完整延续传统制茶工艺的匠人,年纪大都已逾七旬,这么多年以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市场的不断更迭,也为茶行业按下快进键,而这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极其不利。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追本溯源,把传承传统工艺列为重点,回过头重新开始,依照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的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和加工。
晒青、摇青、炒青、包揉、烘焙等,是延续千年的安溪铁观音制茶工序,一片片绿尖,遇水承叶,飘香万里,沁人肺腑。谈及怎样才能分辨出一泡茶的优劣,陈清标指出,衡量其品质的方法就是能够从中体会到它的前生和今世。前生指的是种植的地域、茶树的品种、采摘的节气,以及茶叶的制作技艺等方面;今世则是指仓储、后发酵,以及再加工技艺等方面,唯有这两大方面都没有问题,方能称得上是一泡好茶。安溪铁观音茶的优势就在于其具有天然的兰花香和观音韵,而且韵味丰富多样。这不仅取决于安溪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源于其精湛的制作技艺。陈清标表示,即便是最好的调香师,也难以复制安溪铁观音的香味。除了香味独特,安溪铁观音茶叶口感醇厚,从细微的苦涩转化为绵长的甘甜,其独特的“观音韵”让人口齿生香、回味无穷,这才是千年来俘获万千爱茶人的制胜法宝。
于守正中创新,于创新中致远。陈清标一直坚守着自己的理念,精益求精,为行业谋发展,为茶产业谋未来。不论未来传统文化如何与市场破圈融合,但正如陈清标所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永远无法被替代的,尤其是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需要一个窗口,去享受生活、愉悦精神,重新塑造自我。
正当时 振兴民族文化
倘若说武夷岩茶的香,略带锋芒,有春寒料峭之意,那安溪铁观音的香,则略显温婉,如盈盈春水浸满兰香。有朝一日,若能让全中国的人都喝到兼备品质、口感,以及健康人情味的好茶,那将会是陈清标最大的幸福,他也将此列为人生目标,计划为之奋斗终生。
对于未来,他同样满怀信心,不论是乡村振兴,还是桑茶经济等相关政策的提出,都无疑为农业、茶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核心动力,加之AI等智能经济的不断崛起,茶行业势必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正清心名茶历经二十余年的稳健发展,得益于顺应潮流的不断更迭,所以接下来,正清心名茶依旧会以创新发展之姿、守正之势继续拥抱新时代,继续在销售模式、生产模式方面深入挖掘、突破,勇毅攀登新的高峰。
春去秋来,草木繁盛,如润雨无声,滋养着中华民族的脉络,使其绵延不绝,承载着过去和展望未来。即便对于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在提及茶文化传承时,他依然略显担忧。时代的车轮重重碾过,学习一门技艺已不再是年轻一代的首选,尤其是从事相对辛苦的茶行业。现在已有不少茶企都遇到了这个难题,怎样培养年轻人的兴趣,让年轻人加入,为茶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已经成为了行业痛点,亟须解决。对于热爱茶行业,想要在此行业深耕成长的年轻人,陈清标也有着独到的建议,当下国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认知程度都已经有了大幅提升,所以他们学习的进程会更快。在此,他建议想要入行的年轻人,都先去吃透《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这两本书,能够帮助入行者快速建立起茶知识的理论体系,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再辅以实践,会有更大、更快的提升和成长。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为了能够给行业输送更多人才,这些年来,陈清标手把手地传授了许多弟子,而这些昔日懵懂好学的茶人,如今已有多位成为了国家级制茶师、评茶师。热爱是什么?是使命使然,是持之以恒的追逐,是生命盛载的希望,是不求回报的殷切付出,也是穷尽一生无怨无悔的极致追求。为了能够推广普及茶文化,自入行以来,陈清标多次组织了面向社会广大茶学学生、茶友、茶农的乌龙茶审评技艺交流会,累计举办了100多场座谈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正清心名茶还在发展过程中带动100多户茶农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从想要逃离,到主动承担使命,带领茶农脱贫,引领行业向前,28年以来,陈清标从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正是凭着这份执着、匠心和初心,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福建茗茶才能够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传统茶文化的领航者。传承茶文化,既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未来;既要志存高远,也要正视现实。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未来,正清心茶人将继续高举传统文化的火炬,激发出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核,让茶文化底蕴厚植于每一位国人的心中,为振兴民族文化增添助力!